燃煤导热油炉安全操作规程
时间: 2025-11-09 07:28:38 |   作者: 乐鱼全站app最新版下载

  

燃煤导热油炉安全操作规程

  (1)加热炉及其周围是否清洁无杂物,检查炉体、燃烧器、控制器、看火孔、烟(囱)道等是不是正常;

  (2)倒通工艺设备及流程,检查膨胀槽油位是否在1/4-1/2液位以上位置,温度计、压力表等是否正常;

  (3)接通加热炉控制柜电源,检查电压是否正常,检查指示灯及各显示仪表是否正常;

  (1)启动导热油循环泵(运一备一,参照水泵操作规程执行),启泵后正常循环0.5小时左右使压力平稳;

  (2)按燃烧器启动按钮,观察炉膛火焰是否正常燃烧,若不点火,应在排除一些故障后,再次启动燃烧器

  ②待热油温度降至70℃以下,停止热油循环泵的运行(参照水泵操作规程执行);

  (2)紧急停炉如果因紧急状况紧急停炉时,应迅速关闭燃烧器,同时沿燃烧器铰轴将燃烧器移开,让炉膛与烟囱之间形成自然通风状态,将炉膛内的蓄热散发,以便导热油自然冷却,防止过热。

  巡回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导热油炉周围是否发生泄漏,附近应有配置足够的油类及电器类的消防器材,不能用水作为灭火剂。

  1、办理有机热载体炉登记手续,领取使用登记证。新炉安装后应经当地锅炉检验所检查验收合格,使用单位填好“锅炉登记卡”,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

  导热油炉的运行操作,应贯彻“安全供热,节约能源”的原则。保证安全运作,注意节煤、节电,提高经济效益。

  供热量与输出介质的流量和温度有关。有机热载体炉的热传导液的循环流量应当不低于图样规定的设计流量,达到额定功率时温差满足图样要求,其中这参数也与用户采用的热传导液的本身

  1物性有关。为了达到合理的输出功率,用户应当以炉的进出口温度差为运行参考依据。当进出口温差减小时,说明用热量减少,应相应减弱燃烧;反之则应强化燃烧。

  司炉人员在值班时,除了作好燃烧调节、保证供热外,还应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并作好记录。

  1)热传导液进炉压力、温度、出炉压力、温度;过滤器前后压力;循环油泵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循环流量

  3)排、出渣机、鼓、引风机运转情况、油位、冷却水是不是正常,除尘器及排烟温度是否正常。

  4)膨胀器液位应正常,膨胀器内热传导液温度应低于70℃,储存罐内是否有热传导液体能否向膨胀器补液,加油泵是否正常

  1.有机热载体炉内介质均为高温、渗透性较强的易物质。司炉人员在操作中心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开关阀门时要轻、缓,头部不要正对阀盘,防止热传导液从阀杆与填料间隙中冲出而被烫伤

  热传导液在运行中有损耗,要注意及时补加,在热态运转的系统内,不能直接加入未经脱水的冷态介质。液相炉依靠循环泵强制循环,若发生停电(循环泵停止运行),要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炉内热传导液因停止循环而超温。如没有自备电源,不能立即启动备用泵时,应立马停止炉排,打开膨胀器与炉体的联接阀门,让膨胀器内冷流入炉内,保持炉内油的流动。直至炉膛温

  度低于300℃,热油出口温度降至100℃以下为止。有条件也可加装备用柴油机提供动力的循环泵。

  4)锅炉房内应备有足够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应常常检验核查,使其保持完好状态。

  ?1临时停炉(短时间停炉)手烧炉炉排用少许湿煤压住红火后,开炉门、关鼓风及烟囱挡板,维持炉膛余火;循环泵不停,用热设备打开旁路,维持热传导液的正常循环,避免局部超温。当

  用热设备继续用热时,手烧炉排扒开火堆,关炉门、开鼓风、烟囱挡板,恢复燃烧。

  2)较长时间停炉(一般在8小时之后)当需要停炉8小时之后时,手烧炉排因炉膛较小,关闭风机和烟道挡板后,要用较厚的湿煤压住红火,停炉其间应有人值班,保留火种不让其熄灭。如湿

  煤自燃,要重新压上湿煤。。循环泵在停炉时仍继续工作,油路打循环,用热设备不用热时打开旁路。当出口油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关闭循环泵。用热设备重新启用时,有机热载体炉先开

  循环泵,使热传导液先流动起来,再“扬火”恢复燃烧,如油温已降至100℃以下重新运行时,不能像短时停炉那样迅速恢复燃烧,而是要控制升温速度,以免局部超温。

  a)逐渐降低负荷,减少供煤量和风量,当负荷停止后,停止供煤、送风,然后再停引风。

  c)当炉体压力表降为零,热传导液温度降至150℃以下时,打开炉门、灰门、烟道挡板,加强自然通风冷却。

  d)锅炉内热传导液放入储油罐,锅炉热力管道等采取隔绝措施,然后打开检查孔,用蒸汽冲洗,清除焦垢和杂质等。

  停炉操作中特别要注意别因操作不当发生超温而使热载体结焦、变,所以停炉不停泵,循环泵一直运转到油温降至70℃以下为止。

  司炉人员遇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有权立即采取紧急停炉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2)压力表,温度计全部失效,液位计液面剧烈波动,虽然采取一定的措施,仍不能回到正常状态时。

  1)手烧炉从炉内扒出红火后用水浇灭;链条炉排将煤闸门弧形板摇上,炉排走快挡,迅速将炉膛内燃煤走完,停鼓风、

  3)打开放油阀门,将系统内热传导液全部放入储油槽,然后切断锅炉与其它设备的联系,关闭进出口阀门

  操作的需要注意的几点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时炉操作时,应保持镇静,先判明原因,再针对直接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在紧急停炉操作时,要谨慎小心,防止被烫伤。

  有机热载体炉的使用单位一定要建立一套适合于本单位真实的情况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有机热载体炉安全经济运行

  一、导热油炉启动时应先检查仪表、循环油泵及备用发电机、柴油机、降温灭火器具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后,再点火起炉,停机时需先停火,待导热油温降至100℃以下时方能关停循环泵。

  二、导热油升温时应循序加温,不能急燥。运行中应少加煤,勤加煤,保证炉火均匀。

  三、运行中如遇突然停电或线路故障,应立即按紧急停炉处理;循环油泵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启动备用油泵(以上过程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紧急停炉时,不准用水冲浇炉膛。

  四、密切注意所有阀门、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情况,如察觉缺陷应立即处理并汇报,不留隐患。

  五、对导热油炉受热管壁、盘管拉撑等连接处应勤检查,如发现有异常变型、渗油等,应及时停炉修理。

  十、循环系统管道需要焊接或氧乙炔切割时,必须排空导热油并用惰性气体置换后,才能动火检修

  a)当循环泵的电流比正常值低,说明循环泵效率下降,流量下降,可能是供热管线积垢堵塞,应予清洗。

  b)循环泵压不变,电流升高而流量下降,则是热传导液变质,粘度增加,应按时换或再生。如因新加热传导液含水或分解的气体在系统内未排除,则应立即打开放空阀排出气体。

  c)循环泵电流减小,出口泵压回零,说明泵空转不供油。可能是油汽化,查明汽化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过滤器堵塞使循环泵抽空应立即开旁通清洗过滤器;如因新增加热传导液含水或水分解

  载体炉出口温度低,供热量不足,而排烟温度300℃,则主要是积灰问题,应及时吹灰。如排烟温度低,则主要是燃烧问题,主要是引风不足。

  炉子虽然正压,但鼓风量开不大,炉膛温度低,燃烧强度不够。应着重检查炉后部出渣机水封、除尘器出灰口等处是否封闭好,有无冷风大量漏入。

  3)过滤器前后压差增加,泵入口压力下降时,可能是滤网阻塞,应开通旁路,将过滤器拆卸清洗。

  1、本岗位在班长的带领下,直接负责岗位的开停车和正常生产的各工艺指标的控制和调节,并积极努力配合当班班长协调与调度、电器仪表、维修、磺化、蒸馏等岗位的联系。

  4、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工艺指标,设备维护及安全生产文明及相关规定。齐心协力,精心操作,搞好导热油炉岗位正常运行。确保系统压力稳定。

  5、本岗位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方面了解导热油炉岗位的设备构造,及装置内各附助设备的运行操作,确实掌握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确保其稳定长周期运转。

  6、在导热油炉开车过程中,要严格按PROC做相关操作,细心观察各反应釜反应的变化。

  7、在导热油炉停车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按照停车步骤操作,细心观察以防引起不必要的人员事故和设备事故。

  8、当生产中遇到危及本装置正常运作情况时,一定要沉着冷静,立即处理避免事故的扩大化。

  10、本岗位在填写运行报表时一定要认真填写,字迹工整,仿宋字、清洁、无缺员。

  11、现场操作工搞好电器、仪表、设备、消防器材及公共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完整无损、定位放置、搞好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