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常见事故、故障缘由分析及其处理
时间: 2025-11-06 22:43:44 |   作者: 乐鱼全站app最新版下载

  

燃气锅炉常见事故、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

  端突出过长。由于管板未能与管子紧紧胀贴一起,存在空隙,此处管板处于烟气高温区内,管板、管子受热,空隙中的炉水受热很快变为蒸气,形成一个蒸汽环。当空隙内蒸汽逸出后,炉水灌入空隙,使管板、管子壁温下降,循环往复。致使金属材料一直处在次序热交替状态。发展为疲劳裂纹。管端突出长度过长,使管端过热而产生裂纹,裂纹扩展到管板上。

  改变电离电极的位置,可能的话将电离电路中造成较高电阻的因素排除(接紧端子的连接)

  传动→水银开关动作→电信号→继电器→水泵、燃烧器报警装置。因浮球传杠杆调节不合理,造成浮球下降到一定位置,水银开关反转。或水银开关已损坏未检查出而造成报警器失灵,失动作。

  3、所有的调节器如锅炉的温度开关、缺水时的安全保护装置、限制开关等是否设置正确?

  如果故障同上述运行门槛无关,则必须同燃烧器的各个相关动作联系起来进行全方位检查。比如燃烧器被发现停止工作(锁定在故障位置)为了寻找故障应将燃烧器首先复位,接着进行下列检查。大多数可能发生故障会很快被发现并得到排除。在检查时要接上微安表和U形管测压计。

  如产生上述事故,应马上停炉,以免把事故扩大恶化。上报当地劳动部门,打开后箱进行全方位检查,根据裂纹不一样的情况进行焊补,割补和更换。

  为解决造成缺陷的因素,从根本上处理问题,一定要做好锅炉水处理工作,一定确保锅炉水(炉水和给水)符合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这样就可以相当大程度上避免水垢的生成。锅炉制造时,第二回程管子与后管板焊接时,一定要使管板与管子紧紧胀接一起。使管子突出端按照图纸要求。

  视。锅炉出现假水位时无发现,或擅自离岗位。通常,一台卧式锅壳锅炉,从正常水位线下降到最高火界面,只有十多分钟当锅炉房司炉人员离岗十分多钟锅炉房就出现险情。

  体及水连通管道造成汽水连通管因水垢堵塞,浮球筒体内存在沉渣。造成水位表不能真实反映锅筒内的水位,浮球不能下降而失去低水位报警和极限低水位停炉的功能。

  水原因并加以消除或采取对应防范措施,待水位恢复到最低安全水位线以后,回到正常状态燃烧。

  锅炉第二回程后管板处于高温区,在锅炉日常运行是处于较为恶劣部位的受压元件。